2025年5月5日,《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Eur J Prev Cardiol)发表了一项来自麻省总医院与布莱根妇女医院团队的研究,探讨了如何通过心肺运动试验(CPET)更好地区分健康运动员与患有肥厚型心肌病(HCM)的高水平运动者。这项研究对于心脏科医师、运动医学专家以及临床运动评估从业者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研究背景:当“运动员心”与“病理性肥厚”难以区分
长期高强度运动会引起心脏生理性肥厚,被称为“运动员心”。然而,这种表现有时与轻度肥厚型心肌病(HCM)在影像学上极为相似。HCM是运动员猝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左心室肥厚(LVH)至关重要。以往医生常依赖峰值氧耗量(pVO₂)来判断心脏功能,但许多HCM患者依然表现出超常的pVO₂(>120%预测值),使单靠此指标难以诊断。研究团队提出是否可以通过通气效率(ventilatory efficiency)等其他CPET参数来揭示潜在差异。
二、研究方法:匹配体能、剔除干扰,精准对比
研究纳入2011年至2022年麻省总医院运动实验室的952例CPET数据,最终筛选出30例非梗阻型HCM患者及60名匹配健康运动员(配比2:1)。所有受试者均完成渐进负荷式自行车运动试验并进行气体实时监测,分析包括pVO₂、通气效率(V̇E/V̇CO₂斜率、最低点、PETCO₂)及恢复动力学指标。
三、主要发现:心肺适能相当,但通气效率显著不同
两组受试者的pVO₂均处于超常水平(约125%预测值),体能无显著差异。然而,HCM组通气效率明显较差,V̇E/V̇CO₂早期斜率(25.4 vs. 23.4, P=0.02)、最低点(27.3 vs. 25.2, P=0.004)及PETCO₂(42.9 vs. 45.7, P=0.02)均显著异常。20%的HCM患者出现异常高V̇E/V̇CO₂最低值(>30),健康运动员仅3%。这表明即便体能相当,HCM患者肺-循环匹配效率仍有异常。

四、临床意义:在“灰区病例”中寻找线索
当影像学结果模糊时,CPET中的通气效率指标可作为重要参考。尤其是V̇E/V̇CO₂早期斜率和最低点,当其明显升高时,应提高对潜在HCM的警觉。医生不应仅依赖pVO₂“正常”或“超常”来排除HCM,应综合评估通气效率、PETCO₂及O₂脉搏曲线等。
五、研究启示:CPET的诊断价值远超“体能评估”
CPET不仅是评估运动耐量的工具,更是揭示心肺耦合效率和潜在病理状态的重要手段。在“灰区运动员”评估中应考虑通气效率分析,并将其纳入HCM风险分层模型。
结语:从“体能正常”中识别风险心脏
研究强调,正常甚至超常体能并不能排除HCM。微妙的通气效率异常可能是早期疾病信号。通过综合CPET指标,医生可在运动员健康评估中实现更早期、更精准的疾病识别。
参考文献:略
作者:张诗源 编译
来源: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
原文链接:
健康运动员与肥厚型心肌病的“灰区”——CPET揭示关键差异.pdf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