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COPD)是一种以呼吸困难、咳嗽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部疾患,其主要表现为气道阻力的增加,并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为肺原性心脏病及呼吸衰竭等,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很大的危害。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越来越多,由于身体机能减退,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给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带来很大困难。组合式渐进呼吸康复训练呼吸模式的改善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老年病人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烦躁等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需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通过对康复治疗中的心理支持与体能锻炼相结合的作用进行分析,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4年4月-2024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8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纳入指标:(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2)60岁以上;病人及其家庭成员对此表示了解和签字。排除指标: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严重病变;认知功能不全或者有精神疾患,不能接受康复治疗和心理护理的;既往有COPD重度发作史,或者有其它严重肺病史。对照组23名男性,18名女性;年龄60-78岁,平均68.45±5.32岁;病程5-15年,平均9.63±3.21年。观察组22名男性,19名女性;年龄(61-79)岁,平均69.02±5.56岁;病程4-16年,平均10.05±3.54年。两组患者的总体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5,可供参考。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病情,指导用药、饮食、呼吸道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组合式渐进呼吸康复训练结合心理支持,具体如下:
(1) 呼吸肌训练:利用呼吸锻炼机锻炼吸气和呼气肌肉。刚开始时,你可以选择低强度的运动方式,一天2次,一次10分钟。在此基础上,根据病人的呼吸肌肉强度,逐步加大运动器械的阻力,一次锻炼15-20分钟。
(2) 缩唇呼吸训练:引导病人通过鼻子闭合嘴巴吸入空气,接着通过收缩嘴唇(像哨子一样)以大约两倍于吸入的速度慢慢地呼出空气。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钟。
(3) 腹式呼吸法:病人平躺于床上,一手按胸,一手按腹。吸气,鼻子吸气,让肚子鼓起来,感受到肚子上的手臂在上升;呼气时,用口呼出空气,腹部收缩,感觉腹部的手下降。深且慢地进行呼吸,保持6-8个节拍/分钟。每天2-3次,每次锻炼15-20分钟。
(4) 循序渐进:在病人能承受的范围内,逐步提高练习的困难程度和练习的持续时间。当病人已经习惯于以上所描述的呼吸锻炼时,可在行走和爬楼梯的过程中尝试呼吸锻炼,以进一步改善他/她的呼吸能力和体力。
(5) 心理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
(6) 心理疏导:护士积极与病人交谈,认真聆听病人的诉说,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和顾虑。针对病人的消极情绪,对病人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介绍COPD的有关知识,治疗方法及预后,提高病人的自信。
(7) 放松训练:引导病人做深呼吸、肌肉逐步放松等放松训练。让患者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闭上眼睛,缓慢深呼吸,并使全身的每一块肌肉都放松下来,以减轻病人的紧张。每日1-2次,每次15-20分钟。
(8) 社会支持:家属应多关心和陪伴病人,在精神上给予帮助。同时,通过组织慢性阻塞性肺病康复小组的活动,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之间的交流和康复经验的分享,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社会支持意识。
1.3观察指标
肺功能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应用肺功能测试仪测定病人的第一秒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FVC)。
生活质量:用圣乔治生命质量调查表(SGRQ)对病人生命质量进行评价。SGRQ由症状、活动和疾病影响三个方面组成,这三个维度从不同层面衡量病人的生命质量。通常为0-100分。一般来说,得分越高,表明该维度受疾病影响越大,病人生命质量越差。
疾病程度评分为7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为8分,疾病严重性评分为9分。心理状态:应用焦虑抑郁量表进行评定,以焦虑、抑郁评分为指标,以高分值为高、低分值为低。
1.4统计学方法
资料处理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统计数据用x̅±s,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数据用百分比(%)统计,并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显著。
2 结果
2.1肺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的肺功能指标对比,包括FV1、FEV1、FEV1/FVC具体如下(P<0.05)。
2.2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GRQ得分相比,P>0.05;两组治疗前后SGRQ得分比较,治疗前后SGRQ得分比较,观察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所示。
2.3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见表3。
3 讨论分析
COPD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高龄病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肺储备功能下降,因而更为严重。传统的药物疗法对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及生存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肺部康复训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组合式渐进呼吸康复训练以不同的方法综合运用,使患者的呼吸机能得到全面、系统的提高:吸气肌肉锻炼,提高肌力和耐力,提高效率;缩唇式呼吸可提高气管内压,避免小气管提前收缩;腹式呼吸移动横膈膜,提高肺部的通气能力。强度逐步递增,可不断提高换气能力。
心理因素在COPD患者的恢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老年病人由于长期生病,自我照顾能力下降,社交活动减少,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消极心理,从而导致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心理支持:通过评估、疏导、放松训练、社交支持,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减轻病人的消极情绪,提高病人的自信心。可见,接受心理支持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综上所述,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组合式渐进呼吸康复训练结合心理支持,可以明显的促进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治疗效果,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略
作者:李学英
单位:开滦总医院康复医院
来源:中国知网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