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家观点
步行运动康复训练联合持续性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 来源: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发布时间:2021-07-27

心力衰竭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尽管治疗心力衰竭 的药物不断增加,但仍难达到理想预后效果,这与患者运 动耐力下降、心功能差、负性情绪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 近年来,随着对心力衰竭疾病进展、危险因素的深入认识,逐渐意识到二级预防的重要性,因此,心脏康复已成为辅 助干预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其中运动康复及心理护 理是心脏康复的主要内容。采用步行运动康复训练联合持续性心理护理干预心力衰竭患者,旨在观察对患者心 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具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5月一2018年12月行单纯步 行运动康复训练的40例心力衰竭患者纳入对照组,将 2019年1月一2019年12月行步行运动康复训练联合持续 性心理护理的45例心力衰竭患者纳入观察组。所有入选 者符合心力衰竭相关诊断标准,且临床资料完整;排除 终末期心力衰竭及存在沟通障碍患者。观察组中男26例, 女19例;年龄58—79岁,平均年龄(69.53±4.82)岁;体重 指数19—26 k∥m2,平均体重指数(22.51±1.12)k∥m2。 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9—78岁,平均年龄 (69.62±4.87)岁;体重指数19—27 k∥m2,平均体重指数 (22.56±1.15)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O.05),有 可对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单纯步行运动康复训练,运动前指导 患者进行10 min左右以拉伸活动为主的热身运动,而后进 行30—40 min步行运动,每周运动5 d,注意控制运动强度,连续干预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持续性心理护理。


(1)心理认知:依据患者理解能力及文化程度采用 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其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提升其疾病认知 水平;时刻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向 其分析不良情绪的不利影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 疗。


(2)心理支持:加强对患者的关心,使其感受温暖,详 细讲解康复过程,并介绍成功案例,增强其康复信心,同时 鼓励家属共同参与到疾病对抗过程中,充分发挥家庭支持 作用,进一步提升其康复信念。


(3)心理行为:指导患者通 过放松身体、深呼吸等方式调节情绪,避免情绪波动影响 治疗效果,连续干预3个月。


 1.3评价指标


(1)心肺功能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 图检测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 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通过肺功能测试 仪测定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 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


(2)生活质量 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loO)对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表包含4个维度, 共计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生存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 量资料用元±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检验,组内用配对 样本£检验,以百分数和例数(%、凡)表示计数资料,用矿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肺功能指标


干预后,两组LVEF、FVC、FEVl水平 均较干预前升高,LVEDD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60ff72ba9c65f.png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8P


2.2 WHOQOL一100评分 


干预后,两组wHOQOL—100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60ff732a9b1d0.png

3 讨论

心力衰竭为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较高病死率,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疾病进展意义重大。既往研究认为,心力衰竭患者应卧床休息,尽可能减少活动,避免加重心脏负荷,但长期限制活动可降低患者运动耐力,增加血液黏度及血栓形成等风险,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现阶段,运动康复训练已成为心血管疾病重要的二级预防措施,诸多研究指出,运动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体力,降低医疗成本MJ。由于心力衰竭患者病程较长,病情较为严重,且易发生诸多并发症,致使患者常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持续性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因此积极给予运动康复训练的同时也应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采用步行运动康复训练联合持续性心理护理干预心力衰竭患者,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两组LVEF、FVc、FEV,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LVEDD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显著,提示联合干预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分析原因在于,适度有氧运动可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内皮舒张能力、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提高细胞氧化酶活性、提升骨骼及收缩能力,促进患者身体机能恢复,进而达到改善心肺功能的效果;此外,步行运动具有经济、简单、安全性高等特点,更加容易坚持。而持续性心理护理通过疾病讲解、健康宣教等方式增强患者对疾病的心理认知;通过帮助患者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鼓励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到患者疾病对抗过程中,使患者获得心理支持,提升战胜疾病的信心,利于促进机体康复。


综上所述,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步行运动康复训练联合持续陛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心肺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